肝脏内在清除率下降
因内源性的缩血管活性物质在肝内灭活减少,影响摄取比例,肝脏不能有效地发挥首过效应,使主要在肝脏内代谢清除的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,体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而影响药物作用,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可能升高。
肝脏的蛋白合成功能减退
血浆中白蛋白浓度下降,使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,血中结合型药物减少,而游离型药物增加。虽然血药浓度测定可能在正常范围,但具有活性的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,使该药物的作用加强,同时不良反应也可能相应增加,尤其是对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,如维拉帕米、呋塞米等,其影响更为显著。
肝细胞减少或功能受损
肝细胞内多数药物酶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活性和数量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,使肝脏代谢清除药物的速度和程度降低,清除半衰期延长,血药浓度增高,长期用药还可引起蓄积性中毒。
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
·明确诊断,合理用药;
·避免或减少使用对肝脏毒性大的药物,如抗结核药异烟肼、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等;
·注意药物相互作用,特别应避免与有肝毒性的药物合用。
·肝功能不全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选用对肝毒性小、从肾脏排泄的药物;
·初始剂量宜小,必要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(TDM),并做到用药方案个体化;
·定期监测肝功能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